CT检测心表面脂肪分布的临床意义
目的:应用胸部CT检查心表面脂肪分布,并讨论心表面脂肪异常沉积与心肌缺血的相关性. 材料与方法:选择32例心肌缺血患者的胸部CT影像,分析患者心表面脂肪的分布特点,同时随机选择同期同年龄段3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结果:心肌缺血组心表面脂肪分布平均厚度均显著大于健康对照组(P<0.05).健康对照组心表面脂肪分布的平均厚度依次是右侧冠状动脉沟(12.37±2.45mm),左侧冠状动脉沟(9.82±1.28mm),心尖部(4.39±1.24mm),室间沟(2.86±0.58mm),右室前壁(2.45±0.82mm),左室后壁(1.22±0.77mm).缺血组心表面脂肪分布的平均厚度是,右侧冠状动脉沟(19.15±1.40mm),左侧冠状动脉沟(15.42±1.79mm),心尖部(8.40±1.82mm),室间沟(6.50±0.80mm),右室前壁(6.69±1.58mm),左室后壁(3.48±0.98mm). 结论:心表面脂肪是心脏的重要组织,过量沉积可能引起心肌缺血,应用胸部CT检查心表面脂肪方便、实用且临床意义重大.
心肌缺血 心表面脂肪 胸部电子计算机扫描 临床应用
何平 欧阳林
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医学影像科,福建漳州,363000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201-204
2015-10-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