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虫危害模拟及对吉林春玉米物质生产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粘虫是严重危害我国玉米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为了定量研究和评估灌浆期不同粘虫危害程度对吉林春玉米物质生产及相关性状的影响,依据粘虫的危害程度划分为:粘虫吃光”穗三叶”以下叶片(危害较轻)、整株只剩上部五叶(危害较重)、整株只剩上部三叶(危害严重)及吃光所有叶片(危害特别严重).试验以玉米先玉335(XY335)、郑单958(ZD958)、利民33(LM33)为试验材料,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长春院区进行,灌浆后利用”去叶留叶脉”的方法模拟粘虫危害程度,共设5个试验处理:①轻度危害,”穗三叶”以下绿叶全剪留叶主脉;②危害较重,留穗上五叶其它叶片只留叶主脉;③危害严重,留穗上三叶其它叶片只留叶主脉;④危害特别严重,整株绿叶全剪只留叶主脉;⑤以不剪叶(无粘虫危害)为对照;分别记为L5+LE、L5、L3、L0及LCK.结果表明粘虫危害后玉米单株生产力极显著受粘虫危害程度(T)、品种(V)以及粘虫危害程度和品种交互作用(TxV)的影响(P<0.01)。灌浆期吉林中部春玉米叶“源”受不同程度粘虫危害,相应的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玉米单株籽粒产量。
春玉米 粘虫 危害程度 物质生产 农艺性状
曹庆军 杨粉团 梁尧 姜晓莉 李刚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部东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33
国内会议
保定
中文
121-122
2015-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