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2致迟发性变态反应1例

破伤风是一种由破伤风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如处理不当,死亡率约10%。目前常用的药物有破伤风抗毒素(TAT)、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2、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其中TAT的皮试阳性率高,对阳性者必须采用繁琐的脱敏法给药,耗时长,临床上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许多过敏患者还需转用TIG,TIG无致敏性、安全性高,然而受多种原因影响一直都处于供应不足状态。与前二者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2比较更具优势,如:比TAT更安全、更有效,质量标准也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比TIG售价低,且产量有保证。本院因临床反映使用TAT阳性率高且使用麻烦,于2011年1月开始使用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2,至该病例发生前,临床反映皮试阳性率低、变态反应未见。本例患者常规皮试阴性,用药后未服用过其他药物,且是在用药后8d才出现皮肤变态反应,变态反应发生的时间与临床表现与说明书记载相符,属迟发性变态反应无疑,提示医护人员对于皮试阴试者应提前告知患者在用药后7-14d可能会出现的一些迟发性症状,如有不适随诊。

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2 变态反应 药理活性 合理用药

陈晓燕 赵鹏 李平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药剂科,广州510507

国内会议

2015年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

重庆

中文

10-10

2015-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