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酶解法提取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工艺优化

藤茶,植物学名显齿蛇葡萄野生藤本植物,在湖南、湖北等省已有一定规模的人工栽培。藤茶为药食两用植物,最初作为一剂草药应用于民间。因其外观和冲饮的口感特征,而有“白猴”、“甘露茶”、“茅岩霉茶”、“野藤茶”、“龙须茶”等俗称。全株药用,味甘、淡、性凉,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湿、强筋骨等功效。目前已对藤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为藤茶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到目前为止已经分离出数十种化合物。目前对藤茶的化学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为藤茶的主要成分,也是藤茶的主要活性成分,主要包括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ctin)和杨梅素。本文通过酶解法来提取藤茶中的二氢杨梅素,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其含量.对酶解法的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并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酶解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为50℃,酶解时间为3个小时,酶用量为6mg,pH为4.5.此条件下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率为33.37%.该工艺稳定可行,为藤茶中二氢杨梅素的提取开辟了新途径.

藤茶 二氢杨梅素 酶解法 药理活性

安丰田 王剑 苏家茹

青岛市立医院药剂科 山东 青岛 266071

国内会议

“急诊医学临床学术探讨研究会”会议

北京

中文

67-68

2016-06-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