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上海市耐多药肺结核防治管理模式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和评价上海市耐多药肺结核综合防治模式的实施情况和取得的成效,为大城市耐多药结核病防治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 方法:上海市自2011年起建立和完善了集筛查、诊断、治疗、管理和费用减免五大策略的耐多药肺结核综合防治模式.本研究对2011--2014年期间MDR-TB患者的发现、治疗、管理效果进行了分析,对耐多药肺结核综合防治模式成效进行评价. 结果:采用”全面筛查”方式,共筛查肺结核患者21 402例,确诊MDR-TB患者363例.24.8%的MDR-TB患者发现自非高危人群.确诊MDR-TB患者中,58例维持原方案治疗,其中转入耐多药肺结核治疗15例(25.9%),治愈40例(69.0%).治愈患者平均随访16个月后发现复发并确诊为MDR-TB共2例(5%).321例制定耐多药肺结核方案治疗的MDR-TB患者中,310例(96.6%)接受治疗,其中211例已转归,平均每例患者政府财政减免费用1.28万元,治疗成功率为54.5%. 结论:上海市建立的耐多药肺结核综合防治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加强MDR-TB患者的管理,应用诊断新技术和新药物,确保早期、有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MDR-TB)是影响全球结核病控制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全球公共卫生的一大挑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2012年全球约新发45万MDR-TB病例.中国是MDR-TB高负担国家之一.全国耐药基线调查表明,我国每年新发MDR-TB病例占全球年新发MDR-TB病例的四分之一,居全球首位.由于对肺结核患者治疗方案使用的不恰当以及督导管理措施的不到位,导致了耐药甚至耐多药结核菌的产生;MDR-TB患者没有得到及时诊断或有效治疗,造成了耐多药结核菌的进一步传播,感染者一旦发病即为MDR-TB.MDR-TB患者使用的二线抗结核药物相比一线药物更为昂贵但效果较差.为达到良好杀菌效果,MDR-TB的推荐疗程长达20个月,但治疗成功率仅为48%.同时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更高,治疗依从性更差,治疗管理难度更大.因此,MDR-TB的防控已成为全球结核病防控工作热点和难点之一.尽管我国的MDR-TB负担严重,但是由于受到资源和条件的限制,我国的MDR-TB防控工作起步较晚.上海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结核病防控网络也较为完善、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因此为及时发现MDR-TB患者,并给予规范有效治疗,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MDR-TB的进一步传播,遏制MDR-TB的流行,上海市从2011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实施了MDR-TB预防控制项目,建立了集MDR-TB筛查、诊断、治疗、管理和费用减免五大策略的MDR-TB防治管理模式.本研究对项目实施以来的效果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今后进一步制定和完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也可为全国其它城市地区的MDR-TB防控工作提供借鉴.

耐多药肺结核 防治管理模式 评价体系 疾病控制

吴哲渊 张青 张祖荣 沙巍 肖和平 陈静 潘启超 沈鑫 袁政安

200336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科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

国内会议

第二届耐药结核病防控与诊治新进展研讨会

深圳

中文

121-128

2015-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