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猪肉屠宰加工过程中弯曲菌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猪肉屠宰加工过程中弯曲菌的污染现状.方法 选择两家猪肉屠宰加工企业, 分别采集宰前、脱毛、取内脏、胴体修饰和预冷前后等环节样品,应用选择性CCDA平板直接计数法对弯曲菌进行定量检测.结果 150份猪肉样品检测出22份弯曲菌阳性样品,阳性率14.67%;环境样品30份,检出12份阳性样品,阳性率40.00%.所检出的弯曲菌均为结肠弯曲菌,未见其他种属弯曲菌.所监测的6个环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弯曲菌污染,阳性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取内脏环节弯曲菌阳性率最高,为17.50%,阳性样品弯曲菌携带量为177.14士296.73 CFU/100 cm2; 而环境样品中取内脏环节的地面样品阳性率最高,为100%,弯曲菌携带量为588.00±307.66 CFU/100 cm2.结论 猪肉屠宰加工过程中存在弯曲菌污染,以取内脏环节阳性率最高,预冷后阳性率明显降低;而环境样品的高污染率对猪肉屠宰加工过程中的交叉污染构成了很大威胁.

猪肉 屠宰加工 弯曲菌 流行病学

宋召军 雷天垚 唐虹 宗晴 王楠 钱明明 张小燕 黄金林

扬州大学,江苏省人兽共患病学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动物重要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扬州225009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食品卫生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交流会

北京

中文

174-180

2015-11-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