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扶余市松花江流域淡水鱼的华支睾吸虫寄生情况调查
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淡水鱼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吉林省是我国该病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为了解吉林省淡水鱼的感染情况,本研究于2014年9月-2015年6月对扶余市三个乡镇(长春岭镇、得胜镇、更新乡)的松花江流域及沿江支流的野生淡水鱼感染情况进行了形态学观察与PCR鉴定. 材料与方法:胃蛋白酶消化法的囊蚴形态学观察;PCR引物的设计及特异性鉴定;华支睾吸虫吉林分离株囊蚴和成虫的PCR鉴定. 结果:三个乡镇分别获得11种淡水鱼,麦穗鱼、泥鳅、黑鱼、老头鱼、鲫鱼、鲶鱼、嘎牙子、白鲢、虾、白鱼、船钉鱼平均每克囊蚴感染量依次为142.16、0.47、0.05、0.38、0.09、0.14、0.32、0.07、0.42、10.23、39.3个,其中麦穗鱼感染量最高.华支睾吸虫吉林分离株18SRNA的PCR扩增片段与中国广西分离株同源性为98%.
淡水鱼 华支睾吸虫病 形态学
王楠 李玉香 王兆国 郝玉花 孙青松 沙玉宁 刘晓雷 王峰 刘明远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人兽共患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人兽共患病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62 山东省乳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威海乳山,26450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99-204
2015-11-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