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了解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并探讨其消炎镇痛作用机制. 方法:将45例RA患者随机配对以1∶2分为针灸组(30例)和消炎痛组(15例).观察其疗效并测定部分患者治疗前后超氧化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酶(LPO)的改变和亮脑啡肽(LEK)的变化. 结果:针灸组与消炎痛组治疗RA疗效相似(P0.05),治疗前后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握力、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均下降.治疗前后SOD和LPO降低,而LEK明显升高. 结论:针灸治疗RA具有消炎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亮脑啡肽升高,调节自由基代谢有关,同时发现针灸治疗能使ESR明显下降,RF滴度下降,可能还有免疫调节作用.

类风湿关节炎 针灸治疗 临床观察 消炎镇痛作用

杨振芳 蔡丽萍

山西省长治市中医医院,山西长治046011

国内会议

第七届国际中医风湿病学术大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九届风湿病学术大会

南昌

中文

175-179

201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