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旱区苜蓿生长及光合特性对灌溉方式的响应
为探讨不同灌溉方式对紫花苜蓿光合特性的影响,在田间试验基础上进行灌溉处理,设置地下滴灌(SDI)、喷灌(SI)、畦灌(BI)和试验期间不灌水(CK)四种灌溉方式进行对比性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三种处理方式,SDI能有效提高苜蓿株高、分枝数、单株重和产草量,SDI处理干草产量比BI、SI分别提高了10.56%和14.92%,差异均显著.各处理的Pn和Tr均呈现”午休现象”,CK最明显;SDI的日均Pn、Tr、WUE及LUE均显著高于BI、SI和CK,BI与SI处理差异不显著.
紫花苜蓿 灌溉方式 生长管理 光合特性
陶雪 苏德荣 寇丹
北京林业大学草地资源与生态研究中心,北京10008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93
国内会议
安徽蚌埠
中文
162-169
2015-10-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