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完全闭塞患者血管再通术后预后的变化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症状性颈动脉完全闭塞患者血管再通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62例症状性颈动脉完全闭塞患者意向性分为介入组和药物治疗组.介入组21例患者给予颈动脉闭塞血管再通术,药物治疗组41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他汀类药物治疗.随访主要终点事件为发病2年时功能预后(mRS评分);次要终点事件为血管事件的发生. 结果:共进行颈内动脉闭塞血管再通术33例,21例成功,手术成功率为63.64%.介入组患者在随访3月、6月、1年及2年时,mRS平均秩次均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随访2年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功能预后(mRS)与吸烟(OR=11.680,95%CI 1.174~116.246;P=0.036)、基线NIHSS(OR=25.993,95%CI 1.750~386.009;P=0.018)、介入治疗(OR=0.017,95%CI 0.001~0.241;P=0.003)有相关性,其中介入治疗是其独立保护因素. 结论:对于症状性颈动脉完全闭塞患者血管再通术可能是安全有效的,是患者功能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而吸烟、基线NIHSS不良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颈动脉完全闭塞 血管再通术 临床疗效
夏章勇 胥庆华 陈泽涛 杨华 杜怡峰
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山东省心脑血管病微创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山东聊城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干部保健科 山东聊城252000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干部保健科 山东济南250014 山东省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山东聊城252000 山东省立医院神经内科 山东济南250021
国内会议
第十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虚证与老年医学学术研讨会暨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
北京
中文
60-63
2015-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