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兔标准化养殖研究
文章指出目前大力推进家兔标准化养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推动家兔产业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兔产业的标准化发展,有利于增强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保障供给安全: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从源头对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标准化控制,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有效提升疫病防控能力,降低疫病风险,确保人畜安全;有利于加快牧区生产方式转变,维护生态安全;有利于粪污的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兔产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家兔标准化建设,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发达地区要把适度规模养殖作为主推方向,而在内地传统的家庭分散养殖的地区,要尽快建立中小规模兔场的标准化体系。各地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区域特点,综合考虑当地饲草料资源条件、土地情况、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标准化养殖格局。对比兔产业的上中下游来看,虽然我国在中间养殖环节已经建立了不同的标准或规程,但是依然还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特别是在目前我国资源越来越稀缺、环境保护越来越严格的背景下,有关标准的建立和完善就成为实践中迫切需要的工作。 目前在生产实践中,对于场址布局、栏舍建设、生产设施配备、良种选择、投入品使用、卫生防疫、粪污处理等方面提出了迫切需求,需要制定相关的标准,并严格执行相关标准按程序组织生产。
兔养殖业 生产方式 产品质量 可持续发展
武拉平 颉国忠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 100083 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北京 100028
国内会议
浙江慈溪
中文
64-69
2015-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