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14年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本文对2014年国内、外家兔的传统育种、分子育种和繁殖技术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给家兔育种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指出2014年国内、外家兔遗传育种研究均较少,但各有侧重。就方法而言,国外繁殖技术和传统育种研究较多,繁殖技术主要集中在精液冷冻保存方面,研究较为深入系统。国内则分子育种研究相对较多,而传统育种和繁殖技术方面研究较少,特别繁殖方面研究也不够深入,因而我国家兔研究者在应用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同时,应注意不要忽略传统基础研究。就品种而言,国外研究对象主要针对肉兔,獭兔和毛兔极少,这与国外各品种家兔饲养规模有关,如长毛兔欧美国家多作为宠物用途。而我国则在肉兔和獭兔两品种多个性状都有涉及,另外我国虽然是世界毛兔养殖大国,但相关研究不多,亟待加强。

家兔 遗传育种 品质性状 差异表达基因

黄冬维 赵辉玲 程广龙 赵小伟 杨永新 陈胜 王小飞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合肥230031

国内会议

第五届(2015)中国兔业发展大会

浙江慈溪

中文

93-100

2015-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