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桂林地区429例腹水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桂林地区自发性腹水患者腹水中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以指导该地区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对该地区大型三级甲等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429例自发性腹水患者的腹水进行需氧菌培养,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PI手工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及K-B药敏纸片法进行药敏测定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结果:121例腹水细菌培养为阳性,阳性率为28.21%,培养结果阳性患者中,临床上有明显发热及血象异常显著高于培养阴性组.121例腹水培养阳性组中共培养出127株病原苏,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大肠埃希菌45株、表皮葡萄球菌12株,粪肠球10株,铜绿假单胞菌8株,溶血葡萄球菌8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55.12%,革兰氏阳性菌占40.16%,真菌占4.72%.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较好,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氨苄西林、青霉素敏感性较好,而革兰氏阴性菌对临床上用于感染性腹水常用的第三代头胞菌素耐药率达50-65%,且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成逐年增加趋势. 结论:该地区感染性腹水常见菌为大肠埃希菌、粪肠球、铜绿假单胞菌、溶血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经验用药可首选碳青霉烯类和头孢哌酮/舒巴坦.

自发性腹水 病原菌 分布特征 药敏测定

姜友珍 侯德凤 杨军 李爽 何国才

广西区南溪山医院检验科 广西区桂林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广西桂林 541002

国内会议

第九届粤桂琼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海南省医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

海南陵水

中文

216-221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