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5年随访研究海洛因复吸的预测因子:人格特质、冲动性和COMT基因多态性的性别差异

目的:在一项5年的随访研究中探讨人格特质、冲动性以及COMT基因多态性等海洛因复吸预测因子的性别差异. 方法:本研究纳入了564例在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海洛因依赖病人.评估冲动性特质使用的是Barratt冲动调查问卷(11版),评估人格特质使用的是气质和性格问卷(TCI).使用DNA序列检测系统检测COMT基因rs4680多态性.病人在出所之后其海洛因的使用情况被连续随访评估5年. 结果:在564例海洛因依赖者中,完成随访5年的共有500例.在完成5年随访的病人之中,有265例(53.0%)病人根据严格的诊断标准被确诊为海洛因复吸,其中男性127例,女性138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5年随访过程中,男性冲动量表总分、既往参加过美沙酮治疗以及用药年限是海洛因复吸的预测因子,而在女性中用药起始年龄、酒精依赖、参加过美沙酮治疗以及自我定向得分是海洛因复吸的预测因子. 结论:本研究发现人格特质、冲动性以及COMT基因多态性是与海洛因复吸有关的,而且这些因素在预测海洛因复吸的过程中存在性别差异.

海洛因依赖患者 复吸行为 人格特质 冲动性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 基因多态性

苏杭 李质彬 杜江 江海峰 陈志康 孙海明 赵敏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 200030

国内会议

2015全国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暨第九届内地与港澳地区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

成都

中文

253-258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