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PR-IB基因在高繁殖力绵羊世代群体中遗传规律的研究
家畜的繁殖性状是重要的经济性状之一,绵羊的产羔数是一个遗传力很低的数量性状,其遗传力只有0.1左右,通过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能够缩短选育时间而且可以提高选育的准确性.BMPR-IB(FecB)基因由Davis等(1980年)在Booroola美利奴羊中发现的高产羔数主效基因,可以用于对绵羊产羔数的选择.本研究结合中国美利奴(军垦型)多胎品系羊的选育实际情况,结合育种过程中注重高产羔数的性状进行选择培育,收集五个世代绵羊样本与绵羊产羔记录,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绵羊产羔性状主效基因BMPR-IB基因的基因型,结果说明BB基因型与澳大利亚Booroola品系中FecB的B等位基因的是相同的,在绵羊世代中对产羔数具有高贡献率,而B+基因型同样也对绵羊的产羔数具有重要作用,BB基因型个体平均产羔率达到280%.B+基因型个体平均产羔率达到250%。
绵羊 BMPR-IB基因 遗传育种 产羔数
杨华 杨永林
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新疆 石河子832000
国内会议
山东临清
中文
115-118
2015-09-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