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群白介素3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脓毒症易感性及严重程度的关联研究
目的:探讨白介素33(IL-33,interleukin-3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与脓毒症发生风险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关联性.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标签SNP(tagging SNP,tagSNP)策略,应用美国Sequenom公司开发的MassARRAY时间飞行质谱技术完成对IL-33基因的标签SNPs分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性别、年龄、吸烟和饮酒、APACHEⅡ评分、慢性病状态和脓毒症病因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后,评价IL-3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脓毒症的发生风险,以及脓毒症继发的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死亡等表型的相关性. 结果:在所选的7个IL-33标签SNPs(rs1O118795,rs16924159,rs1891385,rs2210463,rs72614079,rs76864631,rs7849201)中,rs76864631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其余6个多态位点及单体型与脓毒症的发生风险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均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在中国人群,IL-33基因多态性在脓毒症的发生、发展和病程转归中可能不发挥重要作用.
脓毒症 发病机制 白介素33 基因多态性
张腾飞 冯凯 岳茂兴 周钢桥 王志富 郑琦涵 翟芸 史卫海 张红星
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306临床学院 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306临床学院;解放军306医院特种医学实验中心 解放军306医院特种医学实验中心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大学附属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
国内会议
2015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大会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灾害医学学术会议
常州
中文
151-157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