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间质瘤指南间的比较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道间叶组织源性肿瘤,中老年患者多发.因保守治疗预后较差,多年前间质瘤患者只能选择手术.随着人们认识到c-kit基因突变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Rα在发病中的决定性作用后,抗肿瘤治疗进入分子阶段,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及舒尼替尼成为GIST治疗主要手段.极大提高了GIST患者预后生存率,近年来,欧洲肿瘤协会(ESMO)、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加拿大咨询委员会(CNAC)各自先后发布关于GIST的诊治指南,本文将比较归类各指南在GIST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或药物治疗、随访及评估等方面的异同.GISTs作为少见肿瘤,需要多种治疗手段。过去几年,三大指南陆续公布治疗方案。虽然存在散在差异,存在较多共识。如果诊断不明确,指南中建议免疫组化及形态学检查,手术适用于原发可切除肿瘤(肿瘤≥2cm )。伊马替尼大大提高了转移或复发性GIST的预后,一线治疗采用400mg/d,持续服用直至疾病恶化。疾病恶化可将剂量调整为800mg/d。各大指南没有明确指出突变对危险分级的意义,但是基因突变检查可帮助判断术前还是术后伊马替尼的服用。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观察 病理诊断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吴霜 沈锋 阮锦成 蔡珂 潘海强 崔悛辉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结直肠肛门疾病诊治中心 杭州 310012
国内会议
第十八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甘肃省第五届结直肠肛门外科学术年会
兰州
中文
74-79
2015-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