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的诊疗新进展
肛瘘是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公元前400年希波克拉底即描述用切开挂线法治疗肛瘘.男女老幼均可发病,但一般以青壮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在中国,肛瘘的发病率占肛门直肠疾病总发病率的3.6%,在欧洲国家每1万人一年内有1.1-2.2人次新发病.但由于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及发病原因的不同,临床治疗方式及效果亦有不同。肛疾传统的诊断手段包括直肠指诊、痰管染色、肛门镜检查、纤维肠镜检查、屡管X线造影检查等。磁共振(MRI)对软组织具有高分辨率,可以较好地显示直肠壁各层次组织结构及肌肉组织,从而有助于判断肛瘘组织、肛门疤痕组织及周围炎症侵及的范围。临床常用的超声检查肛门疾病主要是两种形式:直肠腔内超声和超声内镜。而肛瘘的治疗目的是切除感染灶和上皮化的屡管,以及手术尽量减少肛门功能损伤。治疗肛瘘必须对引起的病因、病程长短、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全身及局部情况等详加了解。肛瘘不能自愈,唯一有效的治愈方法是手术。
肛瘘 手术治疗 病理诊断 临床观察
胡邦 任东林 彭慧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肛肠外科
国内会议
第十八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甘肃省第五届结直肠肛门外科学术年会
兰州
中文
157-160
2015-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