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生命伦理学认知旨趣的拓展

”中国生命伦理学”的形态学认知旨趣由历史、逻辑和实践三个维度构成,它的根本在于确立一种道德形态学的认知范式,一方面,籍之以消解西方话语体系的”霸权”,另一方面,由此真实面对中国语境下”一般性话语”和”具体项目”之间的断裂,首先是西方话语体系不能准确呈现中国生命伦理学,这就是说,生命伦理学在认知旨趣上必须反省它的意识形态特性,特别是要反省体现在中国人的身体历史、生命存在、医学实践、医疗体制和医疗生活史之中的价值诉求、情感积淀和伦理认同,其次是中国生命伦理学的“一般”与“具体”,诸种旨趣各异的生命伦理学探究,以不同的还原策略面向问题或难题,因而在知识脉络上不可避免地遭遇从“一般性话语”到“具体项目”之间的断裂,最后是中国生命伦理学面临的两个挑战,在过去的30多年里,“中国生命伦理学”面临两大挑战,“一般性话语”讨论如何面向现实的生命伦理难题,“具体项目”治理如何看待、评估和体现一般性话语的重要意义。

生命伦理学 认知能力 道德形态学

田海平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

国内会议

2015南京国际生命伦理学论坛暨中国第二届老年生命伦理与科学会议

南京

中文

59-67

2015-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