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活性产物在水产动物病害中应用
由于我国水产养殖区域跨度大,养殖水域环境多样,各地气候条件、养殖模式及养殖条件各异,水产养殖病害表现出养殖品种多,疾病种类多,综合发病趋势明显,发病时间长、面积广,病害控制难度大,死亡率高,经济损失大等特点,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国内目前对于水产动物病害的控制主要采用药物防治的方法.在我国,渔业生产是农业经济生产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渔业生产中,目前存在着两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水产养殖中病害防治问题,二是水产品药物残留问题,两者对目前水产品的生产及其重要,针对水产养殖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有效控制疾病发生、实行无公害绿色水产品生产,研究、开发与推广无公害渔药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所以,开发针对性强、高效、低毒、无污染的绿色水产药物,也是推动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众所周知,中草药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在人医、兽医等领域己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具有良好的疾病防治效果。长期以来,水产养殖上也一直参照人医、兽医用药进行病害防治,在鱼病防治生产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作为植物源药物,它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具有低毒、低残留、对非靶标生物毒害较低,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可降低或避免目前化学药物带来的“药物危害”,使用植物源渔药,完全符合渔药的发展方向,也会成为渔药研究的新热点。因此,研究开发植物源渔药母体药源,对绿色水产品的生产,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植物源药物在水产养殖应用起步晚,研究基础薄弱,多为生产经验和临床初步研究,即对植物的粗提物进行简单方剂配伍部分的研究工作,对活性成分及其结构、药理学、代谢动力学、毒理学等还缺乏相应的理论依据和系统的研究资料。特别是环境、非靶标生物安全性也缺乏科学、系统性评价,有待今后研究完善。
水产养殖 动物病害 植物源药物 疾病防治
王高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产科学系 山西杨凌712100
国内会议
青岛
中文
227-235
2014-10-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