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室外水生微宇宙试验:毒死蜱的研究

为检测浮游动物在不同浓度的毒死蜱胁迫下的种群变化及恢复情况,以室外微宇宙作为测试单元,进行了为期150d的观察.结果表明,毒死蜱对于枝角类的最高无作用浓度(NOEC)≤2.7μg/L;当毒死蜱添加量提高到8.1ug/L时,枝角类的种群数量受到抑制,被抑制的种群在施药14d后即可恢复;当毒死蜱添加量提高到72.9μg/L时,抑制效应持续的时间延长,施药56d后,种群才趋于恢复;当毒死蜱添加量提高到656.1μg/L时,直到为期150d的观察期结束,被抑制种群也未见恢复. 对于桡足类,毒死蜱的NOEC≤24.3ug/L,当毒死蜱添加量提高到72.9时,其种群受到抑制,直到观察期结束,种群数量也未见恢复.与枝角类和桡足类相比,轮虫对于毒死蜱的敏感性低.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在低浓度(≤0.3ug/L)下,毒死蜱对轮虫种群刺激效应明显,随着施药浓度的提高,毒死蜱在个别时段对种群数量有抑制,但在所测范围内无法确定毒死蜱抑制种群的NOEC.相反,各浓度毒死蜱对于轮虫的刺激效应可以在主效应曲线(PRC)上得到直观显示.主成份分析(PCA)的结果显示,水中总氮、总磷在测试期间变化比较明显,并且有迹象表明这些变化与毒死蜱的添加有关.这提示人们有必要研究杀虫剂通过间接方式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可能性.

生态系统 毒死蜱 浮游动物 种群抑制

侯式娟 朱国念 李少南

浙江大学农药与环境毒理研究所,杭州310029

国内会议

第十四届全国农药学科教育科研研讨会暨赵善欢学术思想与研究实践讨论会

广州

中文

267-280

2014-08-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