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含吡唑环EBF类似物与靶标的分子对接及定点突变模拟

蚜虫报警信息素,作为一类生态环保的蚜虫控制剂可有效控制蚜虫危害,在现代农业害虫控制和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利用Sybyl-X2.0软件对24个具有蚜虫驱避活性的新型含吡唑环EBF类似物与气味结合蛋白AgamOBP1的结合模式进行研究,发现卤键、氢键、π-π相互作用和疏水作用在EBF类似物与靶标结合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C1原子与Phe123的羰基O原子之间形成的新颖的卤键作用在含吡唑环EBF类似物与靶标识别过程中举足轻重.进一步通过氨基酸残基突变模拟研究发现,关键残基Phe123对固定EBF类似物分子的取向起着重要作用,在识别EBF类似物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Ser79的氢键作用虽然对分子识别贡献较小,但与Phe123协同作用可以增强EBF类似物与靶标的结合活性.本研究为基于蚜虫OBP1创制高效新型蚜虫报警信息素类似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

蚜虫防治 含吡唑环EBF类似物 气味结合蛋白 驱避活性

李烆一 王珊珊 孙玉凤 赵静馥 段红霞 杨新玲

理学院应用化学系,中国农业大学,北京,100193

国内会议

第十四届全国农药学科教育科研研讨会暨赵善欢学术思想与研究实践讨论会

广州

中文

314-327

2014-08-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