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十二五”期间塑编产业如何改变发展方式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的塑编制品产量从2005年的236.86万吨提高到2010年的711.96万吨,五年时间,增长2倍多,每年平均增长25%。根据国家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在“十二五”期间我国GDP年增幅为796,比“十一五”规划降低一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影响我国塑料工业发展的潜在因素主要表现在资源环境的约束趋紧,由于长期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发展,我国工业资源环境消耗大,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严重挑战;二是生产要素成本压力加大。近年来,劳动力、原材料、土地、姗料、动力等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成本带来较大影响;三是自主创新亟待突破,我国制造业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适当降低增长幅度、坚持自主创新,积极开发扩大功能编织袋生产、努力提升塑编生产装备性能、深入开展节能降耗活动,下决心淘汰落后设备、加快企业结构调整,加快企业现代化管理步伐、加快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步伐,努力提高塑编企业的人员素质的建议。

塑料编织制工业 经济效益 结构调整 科技创新

宋云鹤

中国塑协塑编专委会

国内会议

2011塑编产业链技术交流与市场对接会暨塑编专委会第三届二次常务理事会暨塑编专委会第三届三次会员代表大会

山东聊城

中文

26-28

2011-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