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08-2013年职业病发病及危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2008年至2013年广州市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情况及职业病发病的特点,为控制和减少广州市职业病危害提供技术支持. 方法: 对2008年至2013年全市的职业健康监护资料、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资料及职业病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 6年来各类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体检年均受检率均在90%以上,总的受检率呈现先逐年上升后下降趋势,接触化学因素类的检出率最高.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年均监测率均在90%以上,化学因素类的合格率最高为96.6%,物理因素类的合格率最低为75.4%.第2组职业病发病率及禁忌证检出率明显高于第1组(p<0.01),疑似职业病检出率低于第1组(p<0.01);其中粉尘中尘肺病发病率及粉尘禁忌证检出率、化学因素中职业病发病率及疑似职业病检出率、物理因素中职业病发病率及禁忌证检出率均明显高于第1组(p<0.05),粉尘中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化学因素中观察对象检出率、物理因素中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均低于第1组(p<0.05).6年来共报告职业病8大类31种590例,男女性别比为517∶73,发病年龄为(42.3士9.0)岁,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职业性化学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及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发病数位居前4位,分别占发病总数的35.8%、24.4%、18.8%和14.4%.随着时间的发展,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和职业性慢性化学中毒患者发病年龄均逐渐年轻化,职业性慢性化学中毒患者及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患者发病工龄均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广州建立了一个规范的职业健康监护体系及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系统,体检中发现职业禁忌证的人员明显增加,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人教下降,职业病发病人数逐年上升,以职业性尘肺病、职业性化学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和耳鼻喉口腔疾病为主,广州市职业病危害的预防和控制仍不容忽视.
职业病 发病机制 疾病预防 健康监测
郭静宜 林秋红 刘移民
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 510620
国内会议
广东惠州
中文
158-163
201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