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一起某拆船厂多发慢性职业性铅中毒事件调查分析

2013年12月17日,江门市新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新会区人民医院职业病报告卡1份:1名拆船厂工人在2013年7月因腹痛到新会区人民医院住院诊治,12月15日再次因腹痛入院,区人民医院检测患者白细胞12.9×109/L,红细胞3.14×1012/L,血红蛋白84g/L,血红细胞锌原卟啉9.79 μ mol/L;区人民医院将尿样送到本中心检测尿铅,尿铅结果为5.562 μ mol/L,怀疑与其从事的拆船工作有关.对此,本中心会同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该企业进行了调查,分析致病原因,提出企业必须增强法制意识和职业病防护知识,对作业场所设置符合防护要求的通风排气装置;建立和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培训,在工作场所现场设置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警示说明和公告栏;配备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规定生产工作时,必须使用防尘口罩、戴防护眼镜、穿防护服和防护手套、戴防护耳塞并定期更换,严禁在工作现场吸烟、进食和饮水:下班前应淋浴更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按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估和劳动者的上岗前、在岗中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企业的发展,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职业病 铅中毒 发病机制 健康管理

林英钊

江门市新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门 新会,529100

国内会议

广东省职业健康协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

广东惠州

中文

170-171

201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