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实施中的问题探讨
职业健康监护是用人单位职业病预防与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职业病防治机构核心工作之一.《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颁布和不断完善推动了各级职业病防治机构的工作.虽不是直接从事接触需要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但在工作环境中接触到职业病有害因素,应根据其暴露水平确定是否需要开展职业健康监护。也就是说不能以直接接触者的暴露水平决定其他岗位是否需要开展健康监护。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管理档案,确定职业健康检查的体检周期,而职业健康检查一次多部位X检查具有正当性和合理性。目前噪声作业职业健康检查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接触人群的界定,首次体检是否需要做骨气导,以及异常结果如何报出。重点完善新的噪声聋诊断标准,技术规范对特种作业、高温作业、电工、高处作业等的目标疾病提到“未控制的”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等。临床上把未控制的疾病定义为:不治疗,未遵医嘱,或部分遵守医嘱的病人。显然把这些病人纳入职业禁忌证人群既不科学也不合理。建议还是采取定量化和分级的方法确定禁忌证更科学和便于使用者操作。
职业病 疾病预防 噪声危害 健康监护
史南宁 张惠英 杨秀容 王舒宇 龚建文
惠州市职业病防治院,516008
国内会议
广东惠州
中文
225-227
201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