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频电磁场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工频电磁场是电荷量和电流量随时间作频率为50或60 Hz周期变化产生的电场和磁场,其属于极低频电磁场,在100 kHz以下电磁场中最常见.工烦电磁场在工作生活中无处不在,发电厂、供电企业、电力炼钢和焊接作业等行业和工作岗位均可能接触较高水平的工频电场或磁场.本课题组前期进行了卫生标准制(修)订项目《100 kHz以下电磁场职业接触限值》的研制,对100 kHz以下电磁场的短时间接触限值和峰值进行了规定,并保留了GBZ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以下简称”GBZ 2.2-2007”)中工频电场的8h职业接触限值5.000 kV/m.我国现行职业卫生标准GBZ/T 189.3-2007《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第3部分:工频电场》(以下简称”GBZ/T 189.3-2007”)针对工频电场的测量从测量的仪器、对象选择、方法、记录和注意事项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该标准适用于交流输电系统工作和操作地点工频电场的测量.但目前我国尚未制定磁场测量方法方面的职业卫生标准.本文主要从测量仪器、位置、读数和注意事项等4个方面对国内外有关工频电磁场的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为即将颁布施行的职业卫生标准《100 kHz以下电磁场职业接触限值》中工频电磁场的测量提供理论依据.
职业病 发病机制 工频电磁场 接触限值
徐国勇 陈青松 黄汉林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0;中山大学,510080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0
国内会议
广东惠州
中文
492-496
201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