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Tectonic”中文译名的思考
”Tectonic”作为近十多年来引入到中国的一个重要的建筑学概念,其中文译名的确定关乎到如何理解以其为主题的理论,进而对中国的建筑学理论与实践产生影响.本文在简要追溯欧美建筑理论史中”tectonic”意涵的演变概况的基础上,讨论了”建构”作为其译名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且展望了其它一些译名可能性的存在.相对于在欧洲及美国建筑学理论研究中“tectonic”不断被赋予新意的发展趋势,就我国建筑理论界来说,对于这一词汇的翻译可以因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灵活掌握,只要把握住了“tectonic”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就不至于妨碍对于每一个个案的理解与诠释。故此,从忠实于原意与有效表述两个方面权衡,“建构”作为“tectonic”译名是较为恰切的然则却也不应是唯一的。
建筑学概念 建构艺术 中文译名
焦洋 陈蔚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国内会议
哈尔滨
中文
62-69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