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童少伯运用”少火生气”理论治疗肾病水肿经验

童少伯(1906-1987年),字德渊,江苏溧阳人氏,其父为当地眼科名医.1927年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师从孟河学派名医丁济万,于50年代初期兼修西医.自50年代起致力于肾脏疾病的临床诊治研究,是曙光医院肾脏病学科的创始人.童老上溯《内经》、仲景学说,近承孟河学派思想,中西兼并,在海派名医中占有重要一席.本文在学习阅童老的医案的基础上,运用“少火生气”理论治疗肾病水肿。首先,针对不同的病理机制,肾病水肿分为两种:1.气化障碍,责之肾阳。2.少火生气,温阳助气。其次,针对具体的病例,进行诊治。

肾病水肿 中医治疗 少火生气理论 临床应用 童少伯

吴锋 何立群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肾内科,上海,200021 上海市中医药临床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21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学术发展论坛

北京

中文

215-216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