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浅析周围血管疾病趾、指坏死处治的要点与时机

在周围血管疾病中,肢体缺血病人病程较长,尤其当肢体末端出现溃烂坏疽时,只依靠内服药和局部换药往往很难使伤口愈合。因此,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情况下,采取坏疽足趾(手指)切除缝合术,可明显缩短疗程,减少病人的痛苦,大大的降低了医疗经费。除,不可过度牵拉。要注意手术时机的掌握:肢体缺血病人,动脉往往高位狭窄和闭塞,肢体血液循环改善较困难,中西医结合整体治疗,能够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肢体血液循环。部分病人坏疽足趾可自行脱落,创口逐渐愈合,因此不必急于施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指征的掌握:坏疽足趾(手指)切除缝合术,应争取切口一期愈合,必须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注意肢体血液循环改善情况,这一点是手术创口顺利愈合的重要保证。慎重处理骨残端和肌腱:术前应认真检查,拍摄足趾部X线片,有末节趾(指)骨骨髓炎和病理骨折的,应将其全部切除。创口内的肌腱应稍加牵拉切。骨残端的处理:必须去除骨关节软骨面,骨残端必须凹进软组织0.5~1cm,便于上皮、肉芽组织包埋。切口的缝合:因为肢体缺血的病人,趾(指)局部血运较差,因此缝合皮肤时,皮瓣应松松的对拢缝合,如缝合皮瓣时有张力,术后创口很难愈合。创口内放置引流条:坏疽足趾(手指)切除缝合术,切记创口内要放置橡皮引流条,将其剪成细窄的小片状,并在引流条的一端剪成燕尾状做记号,使引流通畅,避免创口内瘀血积存,影响创口愈合。

肢体缺血 手术时机 术后处理 创面愈合

侯玉芬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第七届学术大会

石家庄

中文

48-51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