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邪与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关系探讨
湿邪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属六淫之一.湿邪既可由侵袭而至,也可由体内而生.后者是代谢障碍所致,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痛风、等居高不下.尤其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与湿邪关系密切。 在已确诊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有湿邪临床表现如形体肥胖,或超重,血脂高,动脉血管有斑块,口黏纳呆,大便不爽。舌淡胖,或有齿痕,舌淡暗,或舌淡胖有瘀斑。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予燥湿利湿治疗,陈皮,清半夏,苍术,茯苓,厚朴,泽泻,白蔻仁等脾喜燥恶湿,湿邪重浊黏腻,性属阴。投以苦温意在苦燥温化湿邪,辅以淡渗使湿从下尔消。湿郁化热,大便干燥或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加大黄,枳实荡涤湿热之邪。湿邪困脾,久必伤及脾气,腹胀纳呆,四肢无力,下肢沉重,乃为脾虚之征。加炒白术,党参,白扁豆振奋脾运化湿之功能。脾为后天之本,血液生化之源。脾虚则致气血亏虚,乏力气短,头晕目眩,心悸失眠,下肢沉重,隐痛,动则加重,舌淡苔白腻,脉虚无力。与黄芪,党参,当归,白芍,川芎,鸡血藤。脾肾阳虚,寒湿阻络是气虚湿盛发展的重要阶段,四肢逆冷,畏寒倦怠,下肢疼痛,遇寒则重,趾端苍白伴瘀斑,淡紫或青紫,皮温低,舌质淡暗或伴瘀斑,苔白腻或白滑,脉沉弦或涩。加制附子,肉桂,干姜,黄芪,党参,当归,川芎温阳益气活血通脉。湿邪挟瘀在动脉硬化闭塞症各阶段各证型皆有明显表现如湿热挟瘀,气虚挟瘀,寒湿挟瘀,加用丹参,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三七,血竭,地龙等。活血化瘀是除湿祛痰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此因痰湿阻滞气机,气滞则血瘀,淤血去则痰自消。动脉斑块是导致血管狭窄血运障碍的关键因素,与祛痰化浊,软坚散结,行气破血之品。
动脉硬化闭塞症 湿邪证 辨证论治 中药治疗
王恩江 黄晋红 齐彭涛 张炜 张羡
武警河北总队医院
国内会议
石家庄
中文
95-98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