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基于藏医治未病思想的体质分类与辨识研究

目的: 以藏医”治未病”学的理论体系与核心内容以及情器世间、身心原理的认识,预防时令、邪气(突发因素)、饮食、起居四大因素等藏医”治未病”的根本方法.在”治未病”原则的指导下进行人体体质的分类、辨识及实施个体、人与人之间、群体之间的”治未病”方法,从而达到无病-延年-正果-财富-安乐的藏医”治未病”学的最高目的及意义. 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将藏医经典内容的体质分类与辨识的特色为侧重点,对以上文献进行相互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尤其对中藏医体质、气质、性格、人格、血型之间进行比较研究.调查研究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实地采访名老藏医并对本院103名藏医学专业大三学生采用藏医(望、触、问)三诊辩证理论和依据藏医经典文献编制的藏医体质辨识量表进行体质辨识. 结果: 藏医认为健康与疾病的区别在于发病条件缘遇或不遇而定,是通过(望、触、问)三诊辩证理论综合分析后判定是否健康,在藏医体质分类与辨识中健康与疾病不能分离体质,体质归根结底分为身、心两大体质,身、心体质合二为一,通常外部环境与教育等可以改变体质.人体体质可分为七大体质,细分有无数种.体质分类的原理为(望、触、问)三诊辩证相结合,其中”问”为重要的辨识方法.体质五欲养生是藏医”治未病”的根本原则,而体质养生的养则与养法是体质辨识的最终目标. 结论: 人体体质是由母血、父精、胚胎期间母亲生活习俗,出生时间、气候,环境,因缘及灵魂心灵的参与而形成,对身心健康及发病有着重要的关系,人体体质可分为身、心两大体质,以及藏医七大体质、中医九大体质等分类,按照藏医(望、触、问)三诊辩证理论全面辨识体质、并采用体质养生领悟身心本质、内外情器世间关系、因果、四缘的规律等,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最终目的。

藏族医学 治未病思想 体质分类 体质辨识

扎西东主

青海大学藏医学院,西宁,810001

国内会议

全国民族医药发展学术研讨会

成都

中文

16-18

2014-09-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