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满洲里地区印支期花岗岩年代学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多期次的花岗岩化作用(酸性岩浆作用)是铀和多金属矿床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据有关资料境外邻区存在有印支期的岩浆作用,满洲里-西旗地区为重要的燕山期斑岩-次火山岩脉型浅成低温矿化区,较早期的花岗岩往往作为矿化围岩.关于本区是否存在印支期花岗岩,一直存在疑问.本文综合前人资料,就区内四大矿区的早期花岗岩体(原推断为海西晚期或燕山早期)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研究,结合自己测得一致性较好的单颗粒锆石铀-铅同位素年龄,证明该区存在印支期花岗岩,成岩时代为233~238Ma.分析其地球化学特征,得知印支期岩浆岩总体属于Ⅰ型花岗岩,形成于造山后环境,其成因为壳幔混合成因的.它的形成可能与蒙古-鄂霍茨克古海洋晚二迭世到早、中侏罗世闭合造山活动有关.微量元素分布特征表明印支期岩浆来自于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型地幔,它对该地区铀和多金属矿化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意义.

铀矿 多金属矿 矿床成因 花岗岩化作用

李晓光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金属矿山成矿理论与深部找矿新技术研讨会

深圳

中文

91-99

2012-03-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