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的策略与实践
本文基于近年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主要研究进展结合作者的研究实践,就有关工作进行总结并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主要包括病机研究”正虚积损”理论的提出,证候分类与诊断标准的制定,疗效评价研究的文献评价和疗效的实证及综合评价方法的探索,诊疗指南的研究,疗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测评工具的研制,模型的建立与机制探讨包括稳定期模型的优化、AECOPD模型建立及病证结合模型的建立与评价等.有关COPD研究应着重四点,即COPD的病机研究、证候学研究应着眼于基于COPD变化规律而完善证候辨证的规范/标准并达到共识;疗效评价及评价方法研究方面,既要遵循国际公认的方法,又要注重突出中医治疗优势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诊疗指南制定与应用方面,应结合不同实际因素(地域、气候等)而不断完善更新指南或基于指南而制定临床诊疗路径;有关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及有关药理研究等应用基础研究将为探讨作用机制、研发新药、优化治疗方法/方案提供依据,应结合中医药的疗效特点和临床应用的实际而注重有关方法学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医治疗 临床疗效 评价指标体系
李建生 余学庆 王明航 李素云 王至婉
450000郑州,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国内会议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国际中医内科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28-34
2011-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