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初庄学接受的类型与特点

本文论述了汉初庄学接受的类型与特点。具体分析了“挫折型”接受者贾谊与“放浪型”接受者东方朔。贾谊因为仕途的挫折而汲取了一些庄子哲学的主张,庄学思想暂时缓解了他的生死优虑,暂且缓和了他的心灵创痛,使其浓重的挫折感一时得以忘却。东方朔对庄学的承继更多地表现在处世态度和人生行为中。 概括地说,西汉初期的庄学接受具有如下两个特点: 第一,接受者生活经历复杂特殊。贾谊少年得志,一再升迁摧用,二十余岁即有轻取公卿之势,然而恶浪扑来碎不及防,结果人堕船翻,贬官外任。仕途上的浮沉起落与变化无常、无端遭谗与无罪被默,促使贾生的思想发生转变。为了慰藉挫败的心灵,他走向庄学思想。东方朔雄心勃勃欲效力明主,结果被徘优待之。为了自慰其失意与失落,他同样走向了庄学。只有生活与仕途大起大落的人,才有可能反思生活的真谛,怀疑他先前依据的价值标准,从而走向“异端”,接受庄学。 第二,接受庄学肤廓不实。贾谊接受庄学目的性极强,他就是为安顿其困惑的灵魂,才去到庄学中寻找排优遣累的工具。目的性太强,则其接受就不会彻底,只会是肤浅的和短暂的,他还没有从人生观、处世方式和处世态度上与庄学契合起来。东方朔虽然在处世方式上契合了庄学,但他处世态度上的玩世不恭,生活行为上的放浪不羁,都与庄学有着较大距离,至多也只能说是歪曲了庄学真谛,发挥了庄学不正确的一面。
庄子学说 思想特征 接受类型 汉代初期
高树海
河北教育出版社
国内会议
福建武夷山
中文
120-124
2010-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