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对人性恶的揭露与批判三题议
关于司马迁的政治批判和学术批判,学者们已作了详尽深人的论述,本文从人性批判的角度去探究司马迁批判精神的论著。 批判自私好利,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指出,“普施利物,不在其身”、“能不以天下之病利一人”的人君,才能爱人民,为人民察贤授官,使天下获其益。他对尧、舜、禹这些无私之君用“圣德”、“德疑疑”、“能明训德”加以褒扬,而把粱、封、幽王之败亡,五霸之所以争长,七雄之所以战伐,张仪、苏秦之所以纵横反复,吕不韦、春申君之进姬谋国,汉武帝之平准、算缉等等,都归之于营私拘利而加以批判。 批判刻薄寡恩,也许是由于感受过为君者对臣子的寡恩,亲身体验过刀笔吏的刻薄,因而司马迁对刻薄寡恩之人有一种切骨的痛恨,在《史记》中对此处处予以揭露和批判。 批判虚伪,司马迁热爱那些真诚率真的伟丈夫,憎恶那些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伪君子,故而在《史记》中对人性的虚伪做了冷冷的讽刺与无情的揭露。
史传文学 《史记》 司马迁 人性分析 批判精神
张克锋
集美大学文学院
国内会议
福建武夷山
中文
150-156
2010-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