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骨鲠与风骨--建安散文风格论

士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特殊阶层,是知识阶层和官僚阶层的混合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其中的精英人物有着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刚强正直,古人又称之为“骨鲠”,这样的大臣又称做“骨鲠之臣”。汉高祖刘邦能够从一介亭长成为开国皇帝,虚心纳谏是一个重要原因。而其大臣萧何、张良、陈平等人,也能够坦诚相待,畅所欲言。时至东汉,光武帝刘秀亦褒奖正直,崇尚骨鲤。至东汉后期,宦官专权,吏治腐败,官场黑暗。 第二次党锢之祸二十七年后,历史进入建安时期,当年的屠夫已经被袁绍斩尽杀绝,党锢冤案也早已平反昭雪。但士人心灵的创伤却没有抚平,骨鲤的传统也没有在岁月长河中流失。其骨鲤精神已不再体现在集体政治活动中,而更多表现在个人的行为中,或者是表现在文章里,成为“建安风骨”的一部分,流传千古。

古代散文 风格论 骨鲠精神 风骨精神

张连科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会

福建武夷山

中文

174-180

2010-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