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樵与晚唐古文的发展困境
韩愈、柳宗元逝世后,唐代古文运动虽然不乏后继者,但这些后继者都未能弘扬韩柳开创的伟业,既没有提出有效指导古文在晚唐的新形势下继续发展的理论主张,也没有创作出韩柳那样个性鲜明、成就卓著、足以转移一时风气的佳作. 孙樵对晚唐文风非常不满,在创作方法方面,孙樵提出:“储思必深,搞词必高。道人之所不道,到人之所不到,趋怪走奇,中病归正。”也即思维深刻,语言高妙,要远迈流俗,追求一种怪奇而守正的风格。在实践典范方面,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和韩愈是孙樵推崇的楷模。孙樵的文学思想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把文和史紧密联系起来,认为史对文的要求很高,是文的最高的境界。在晚唐的古文环境中,孙樵虽卓尔成家,但是他并没有成功突围,转移时代的风气。他延续了古文运动中的怪奇倾向,但也结束了这种倾向,他没有改变古文在晚唐的发展困境,但为后来者暗示了另外的道路。刘熙载说:“文得昌黎之传者,李习之精于理,皇甫持正练于辞。习之一宗,直为北宋名家发源之始;而祖述持正者,则自孙可之后,已罕闻成家者矣。”对孙樵的历史地位前人争论很多,我认为刘熙载的这段话最为公允。
晚唐古文 孙樵 创作风格 文学作品
刘曙初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国内会议
福建武夷山
中文
297-305
2010-08-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