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与沟的变化--见证东川30年生态建设与泥石流治理
过去水冲沙压一片荒,砾石累累遍河床的河滩,已经变成渠直路端树成行,块块方田稻花香的基本农田;瓜果飘香人欢笑,铁骑驰骋运输忙的新景象。东川30年生态建设与泥石流治理取得的成果不容置疑。但要巩固这些成果,永续发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减灾防灾效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巩固成果比取得成果更难!笔者认为还应该做好如下几件事,第一,30年新造的林木大部分都是纯林、同龄林,林相结构单一,生态功能稳定性差,防止水土流失的效果也不够理想。只有形成复层异龄的林相结构,形成深根、浅根搭配,乔木、灌木、草类三层结构,针叶阔叶林混交,才能起到真正的生态效果。因此,更新、改造现有林木的任务仍很繁重。第二,加强管护,尤其是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是确保30年成果的重要一环,同样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三,提高全民生态环境意识,杜绝毁林开荒和乱砍滥伐林木,要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还需要时间。
泥石流 灾害治理 生态建设 规划设计
陈循谦
昆明老科协
国内会议
云南昭通
中文
1-3
201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