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病理论指导窦性停搏、窦性心动过缓治疗--让”郁闷”的心脏兴奋起来
窦性停搏又称为窦性静止,是指窦房结不能发出冲动.心电图表现为在较正常PP间期显著长的间期内无P波出现,或P波与QRS波群均不出现,长的PP间期与基本的窦性PP间期无倍数关系.患者出现黑曚、短暂意识障碍或晕厥,严重可发生Adams-Stokes综合征甚至死亡.窦性停搏、早搏属于中医学“心悸”、“脉结代”范畴。络病学说认为:分布在心脏区域的络脉包括心之气络和心之脉络。心之气络弥散敷布经气的作用涵盖由窦房结发出的心脏传导系统、参与搏动的植物神经及部分高级中枢神经功能;心之脉络主要系指渗灌血液到心肌组织的冠脉循环系统,包括广泛分布于心肌的中小血管及微循环。认为气阴两虚而致络虚不荣、络脉瘀阻是心律失常主要病理机制。本文对窦性停搏、窦性心动过缓病症,利用中医络病理论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窦性停搏 窦性心动过缓 中医治疗 络病理论
吴以岭
河北医科大学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成立大会、第一届全国中西医介入心脏病学论坛暨第六届长城国际中西医心脏病学论坛
北京
中文
167-169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