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上浆率工艺在涤棉品种上的实践
涤纶短纤及混纺纱本身强力比较高,上浆主要目的是增加耐磨性及贴伏毛羽.因此,用于这类产品上浆的浆料,必须对纤维具有良好的黏结性、成膜性,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一般以PVA为主.大量使用PVA,浆膜强度太高,分绞困难,二次毛羽多,浆纱成本也居高不下.苏州天华采用PR-Su全部取代PVA,使上桨全部使用淀粉,环保效果好、浆纱分纹轻快,二次毛羽少,织机效率提高,浆纱成本稍有下降,而且操作时要注意对回潮的控制。落轴或处理断头后重新开机时,由于浆纱烘得比较干,落物较多。为此,苏州天华在PR-Su的基础上,开发生产出了性能更好的系列产品,推出了低上浆率工艺,在涤棉品种上应用,结果表明浆料性能好,涤棉品种在如此低的上浆率的情况下,还能够满足织造需要,浆纱成本大幅下降,织机效率还略有提高。对纺织企业来讲,低上浆率工艺给企业带来诸多好处,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涤棉品种 低上浆率工艺 浆料产品 织机效率
翁瑞波
天华企业发展(苏州)有限公司
国内会议
第十五届全国浆纱与浆料应用暨“红旗-祥盛杯”准备织造节能创新研讨会
青岛
中文
148-150
2015-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