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十二指肠溃疡是常见慢性疾病之一,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十二指肠粘膜层和肌层的缺损.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其临床特点,病情容易反复,患者对治疗疾病的自信心也明显下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其主要原因是患者对疾病知识及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欠缺,由于十二指肠溃疡是慢性疾病,常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正确有效的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患者在应对慢性病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力,包括对症状的管理、治疗的监测、行为和情绪调节,以及对生活方式的改变。因此,通过有效的自我管理方法和干预措施,从被动管理疾病到主动参与疾病自我管理,可以预防危险因素,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自信心,减少疾病的复发。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中等偏低,患者的文化程度、自我效能和工作压力对自我管理行为有一定的影响,提示在实行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时,应做到因人施教,注重患者关注的信息,做好反馈。同时注重患者心理素质,使其树立学习和掌握自我管理的态度和信心,最终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另外,因学者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这一群体的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甚少,今后可以增加样本量,从生物、心理及社会等方面,全面研究影响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因素,为更好的进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自我管理教育提供依据。
十二指肠溃疡 自我管理行为 文化程度 自我效能 工作压力
王莉慧 文红 谢芳 邓凌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258-261
2015-04-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