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术中CT导航辅助下后路半椎体个体化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应用

本研究中,患者半椎体切除术式手术时间为150~235min,平均196.4min,术中出血360~890mL,平均631.1mL。在术中CT导航引导下,10例患者置入4对椎弓根螺钉,5例患者置入5对椎弓根螺钉,4例患者置入6对椎弓根螺钉,共置入椎弓根螺钉178枚,经三维CT扫描检查,所有椎弓根螺钉均准确置入,无突破椎弓根内侧壁者,置钉准确率达100%,无因位置不佳而需重置者,大部分椎弓根螺钉刚好突破椎体前缘皮质骨。术前侧凸角度为(64.1±15.5)°,术后侧凸角度为(11.2±5.5)°,矫正率为(83.39±5.91)%;术前后凸角度为(56.2±15.6)°,术后后凸角度为(19.3±7.6)°,矫正率为(65.15±11.67)%。术前及术后侧凸角度(t=20.800,P=0.000<0.05)、后凸角度(t=12.902,P=:0.000<0.05)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中,所有患者术后均未见气胸、严重神经或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患者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1.5个月,畸形矫正角度未见明显丢失,近、远端代偿弯基本恢复正常,内固定物无松动、脱出、折断等并发症。综上所述,术中CT导航可以有效地提高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个体化地指导半椎体切除,从而提高脊柱侧后凸畸形的矫正率。但其应用于治疗先天性半椎体畸形的时间仍较短,研究时间及数据相对较少,同时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因此还需前瞻性、大样本研究进一步明确该技术的应用价值。

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 半椎体切除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导航 临床疗效

王峰 杜伟 张英泽 申勇 孟宪中 丁文元

国内会议

第七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

重庆

中文

3-7

2014-12-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