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非输血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的转归的研究

本前瞻性研究纳入上海长征医院关节外科2012年9月到2013年2月之间超过60岁的接受全膝或者全髋置换术的骨性关节炎病例,并排除围手术期进行异体输血的患者。为减少偏倚的形成,临床上对血液有有影响的疾病也需剔除,包括:患有血液性疾病等影响血液系统的疾病。本文通过对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血液数据进行了统计,并总结了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血液的转归规律及影响因素。对于接受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尤其是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应当精细术中操作,术中避免和减少损伤周围血管神经组织,在围手术期使用氨甲环酸等药物以减少术中失血。应当特别重视术后1-5天的血红蛋白变化,有明显贫血症状,及时给予输血,有条件的可进行自体血回输,围手术期给予EPO治疗等。出院后前3周可口服铁剂等,并在术后3周复查血常规等。对于翻修手术,双膝同时置换等手术更应当加强监测,及时给予处理。非输血老年患者接受下肢关节置换术后0-4天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出现明显下降,术后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的最低点平均出现在4天。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数值多在术后6周至3个月能恢复到术前水平。男女在术后的血红蛋白下降及恢复过程中没有明显差异。全髋置换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比全膝置换多,而全膝置换术后血红蛋白恢复快于全髋置换。对于术后4-5内出现血红蛋白在75-80g/L且没有贫血症状的患者,他们的血红蛋白的恢复过程和术后血红蛋白始终在80g/L以上相似。因此,手术类别会对非输血老年患者接受下肢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血液的转归产生影响。而性别在血红蛋白转归过程中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对没有明显的贫血症状的患者,关节置换术后的输血指征可以适当放宽至75-80g/L。

非输血骨性关节炎 老年患者 下肢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 血红蛋白 红细胞 压积数值

周琦 周义钦 吴海山 钱齐荣 吴宇黎 祝云利 赵辉 李林涛 符培亮

国内会议

第七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

重庆

中文

217-226

2014-12-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