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治研究进展

作为一种现代医学领域里的多发病和常见病,缺血性中风的中西医诊治手段各有所长,前者在发病前的预防及发病后对因治疗减少后遗症具有相当优势,后者善于处理发病时出现的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尤善处理脑卒中的急性发病。传统中医药学讲求注意精神调节,避免情绪波动;注意饮食调节,避免甘肥厚味;注意生活起居,室温冷热适宜;注意劳逸结合,坚持体育锻炼。在未病时做好中风的防治工作体现了我国传统医学里的“治未病”概念,也是减少这一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疾病发生的关键。定期健康体检要注意颈动脉血管的超声检查。当怀疑有颈动脉硬化斑块、狭窄,或已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缺血性神经损伤,甚至出现脑中风时,一定要及时治疗。而对于处于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患者,最重要的是在尽量减少后遗症发生的前提下做好二级预防,并且要预防脑中风的再次发生。中医辨证准确,辨证辨病结合是提高疗效关键,可配合康复疗法如针刺,康复训练等辅助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 中医理论 早期诊断 临床治疗

邓炜

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国内会议

广州2014年中医药学术年会

广州

中文

146-151

2014-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