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补肾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消渴常中消在脾,下消在肾,临床上糖尿病肾病发病与脾肾关系最为密切,肾为先天之本,主水液,肾气充盈则全身水液代谢正常;脾乃后天之本,主运化,脾气健旺则水谷精微运行无妄。糖尿病肾病早中期多见脾肾气虚或脾肾气阴两虚;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肾虚气化乏力,脾虚水湿不运,湿浊日久化热、生毒、成瘀,变证丛生。纵观本病,正虚贯穿疾病始末,故扶助正气、补益肾脏是延缓和阻止糖尿病肾病进程的重要方法。本研究中补肾法中药由熟地黄、山萸肉、怀山药、菟丝子、桑寄生、杜仲、茯苓、白术、鸡内金、炙甘草等组成,方中熟地黄、山萸肉、怀山药、菟丝子、桑寄生滋肾阴补血;杜仲温肾助阳:茯苓、白术、鸡内金、炙甘草健脾和胃,有助于气血水谷精微的充养。诸药合用,温肾健脾补虚,适用于糖尿病肾病阴阳两虚证。本研究结果显示,DN患者使用补肾法中药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下降,且24h尿蛋白定量也有所改善,表明补肾法中药可改善DN患者的炎症状态,并减少早期DN患者尿蛋白排泄,延缓DN的进展。补肾法中药保护肾小球及肾小管的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抗炎症反应及对RASS系统的抑制作用有关,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

糖尿病肾病 补肾法 临床观察 疗效评价

陈辉 邵跃斌 徐刚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

国内会议

广州2014年中医药学术年会

广州

中文

210-212

2014-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