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传统民居研究的传承与应用

阳朔在秦代属桂林郡,汉属始安县地,三国属吴熙平县,公元265年县衙署设在阳朔兴坪镇,称熙平县,距今已有1749年,隋代(公元590年)县衙署迁至阳朔古城,改熙平县为阳朔县,直至今日,“阳朔”之名至今已有1424年历史,本文首先介绍了阳朔西街简况,阳朔古镇中心的一条古老街道一一仅仅9米宽的西街,明清时代已很繁盛,因此,西街自古就是阳朔的商业街,阳朔许多历史古迹与古建筑都分布在西街两侧及其附近,这些历史古迹与古建筑,对西街和阳朔古城的文化内含与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等都具有极高的影响,因此,西街及其附近的历史街区,必须进行历史风貌恢复保护与建筑环境整治,其次介绍了阳朔西街整治与历史风貌恢复,包括整治与恢复工程的立意与方针,市政设施与道路整治,广场空间整治,环境美化与绿化整治,小桥流水与水系整治,西街建筑整治,西街的建筑整治是西街整治的主体与核心,接着又介绍了西街整治的方法,西街的整治,政府只负责道路、广场、水电、绿化等市政公用部分的投资,建筑本身的整治投资由建筑户主各家各户出资,如不愿出资整治的,侧由政府将建筑收购予以整治,最后讲述了西街整治后的效果、效益与影响,西街整治后的经济效益十分明显,阳朔旅游,强了政府,富了百姓。

传统民居 文化传承 建筑环境整治

李长杰

桂林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国内会议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82-92

2014-1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