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从对象到场域:一种文化景观的保护与整合策略

”文化景观”是西方国家针对兼备景观和文化两方面内容的文化遗产类型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是建立在西方价值观的基础上的,而在中国等东方国家的含义解释和具体操作中则遭遇困境,这主要来自于自然观或营造理念的差异所造成的文化景观内涵的拓展,运用“从对象到场域”的分析实际上是一种整体的研究方法,强调在对文物完整性的表述过程中要更加关注非物质文化因素的影响和介人,更加关注对环境与场所的营造,在本案中,场域的概念贯穿了价值判断与抉择、潜在的景观结构系统架构、可利用的资源体系梳理、及太山乃至太原西山带文化特征显现的整个过程,在这种整体性观念的指导下,景观呈现的最终结果是对场所精神的再造与升华,保护文化景观应当做到,不仅使其作为“历史的见证,同时也作为一个文化发展的活态系统和可能的未来模式,在保持真实性的前提下,经营中的文化景观应该保持其经济活力”,因此,保护工作本身也成为了文化景观持续发展历史的一部分,在保护的前提下,让其合理的、有序的、可持续的反映并且引导地域景观文化的发展,才是太山龙泉寺保护和发展规划的终极目标。

文化景观 保护工作 资源整合

周小棣 沈旸 肖凡

国内会议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

西安

中文

179-189

2014-1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