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楼建筑发展动因
本文主要从四方面介绍了骑楼,一是,骑楼这种建筑,从其来源来说,一般没有很大的争议,即认为其最早出现于古代希腊和小亚细亚等地中海沿岸城市,随近代殖民者流传到南亚、东南亚等地,然后,以其适应多雨、炎热的气候,并借中国城市现代化改造为契机,大举移植于岭南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等地,二是,骑楼建筑,是在中国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出现的,其实,这个过程也就是学习、交流、融合和创新,骑楼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充分作出说明和印证,三是,无疑,以其高度的集中性、丰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建筑造型,它们已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的改建或当代建筑的插人,必然是对这个整体的破坏,客观而言,它们只允许有限度的修旧如旧的粉饰和不改变其结构的加固,如此,方能为这江门之魂,留下其稳固的家园,四是,总的来说,骑楼,其外部的形态和装饰是最引人注目的,当然,就其审美特质、源流变化等,仍值得继续深掘,骑楼的内部布局也不是单一的,甚至可能是多样化的,在骑楼群之中,除了像钓台路这样的大街,其实仍多有一些石板小巷起贯通的功用,它们往往能通往骑楼的后部,这里能看见一些树木,墙头垂下的花草,这里保有传统的秘密,固使对骑楼有细读兴趣的人,愿意在此久久驻足。
骑楼建筑 历史文化 独特造型
赵雪珍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267-269
2014-1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