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的历史文化与建筑遗产
许多江南古镇有着和谐而统一的空间布局,这些小镇古朴自然,洋溢着浓厚的乡土气息,虽然没有知名的规划师设计它们,但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经过千百年来不断的努力建设,这些小镇塑造了风水整合、阴阳共济的优秀人居环境模式,浙江乌镇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本文首先介绍了乌镇的历史渊源,据乌镇近郊的谭家湾古文化遗址考证表明,大约在7000年前,乌镇的先民就在这一带繁衍生息孔那一时期,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接着介绍了乌镇名称的由来,以及乌镇的建筑遗产与宗教文化,乌镇在南梁时期就已出现一定规模的寺庙建筑,鼎盛时期达53处之多,建筑形式有庙、观、塔、寺、庵、堂、殿、祠等,供奉着众多菩萨或地方神、行业神。如今仅西栅景区内就有多处宗教场所,临近还有石佛寺和慈云寺,香火很盛,乌镇的宗教积淀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寄托了乌镇人民祈盼幸福、安定的美好愿景,声声锣磐、袅袅香烟、缕缕梵音,千年古镇的岁月浸透了无尽的梦想,最后介绍了乌镇的保护历程,综上所述,乌镇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人文有机融合,镇内的名胜古迹、手工作坊、经典展馆、宗教建筑、民俗风情和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对乌镇东栅、西栅的保护与开发工程,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阮仪三曾近称乌镇西栅的保护模式为其它古镇保护树立了榜样,将成为中国古镇保护进程中值得推广的范例,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实践于对古镇的保护中,乌镇对古镇保护开发方式作了有效的探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肯定,被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考察小组誉为古镇保护的“乌镇模式”。
传统城镇 历史文化 建筑遗产 资源保护
王铁铭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302-307
2014-11-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